心理創傷修復最終曲:我應該原諒那個傷害我的人嗎?
文/吳東彥諮商心理師
「心理師,我應該要原諒那個傷害我的人嗎?」這是許多受創的人常常會問我的一個問題。
這個問題很難回答,也很難找到一個令人滿意的答案。因為只要我們選擇原諒對方,似乎就對不起受傷的自己;但若不選擇原諒,似乎就得要持續輪迴在無盡的悲痛之中。原諒與不原諒,都是難!也因如此,不管選擇哪一邊,感覺自己都是「錯」的。
你沒有原諒的義務
當我們在身痕累累後,傷害你的人卻依舊每日談笑風生,對於你的生活不屑一顧,而你卻始終得不到對方的道歉,這種心情更是讓人忿忿難平。一想到這些,心中難免會想要報復對方,或是無所不用其極地想讓對方嚐點苦頭。否則,若是將自己所受的傷給輕輕放下,那麼這樣的自己到底又算什麼?
其實,我們都沒有原諒別人的義務。只是,當我們糾結於自己是否要原諒對方時,或許我們真正難以寬恕的對象,不只是那個傷害我們的人,而是我們自己。
若是你正在詢問自己這個問題:「我應該要原諒那個傷害我的人嗎?」我很想邀請你接著問自己這個問題:「不管你選擇原諒或不原諒,你都有辦法接受這樣的自己,甚至『原諒』這樣的自己嗎?」
不管你選擇原諒或是不原諒,你都沒有錯!重要的是,不管我們做了哪個選擇,我們都可以接受自己的選擇,而不隨意苛責自己的選擇。
別讓「不原諒」掌控了你的人
雖然我們都有權力選擇原諒或不原諒對方,但是重要的是,我們如何不被自己的選擇所掌控。
由於無法原諒他人給自己所造成的傷害,有些人為了替自己出一口氣,為了讓對方體會自己所受的苦,他們的生活中開始被「報復小惡魔」所掌控,「廢寢忘食」地思索著如何替自己討回公道。為此,他們犧牲了自己的生活、忽略了自己的家人、葬送了自己的工作,甚至傷害了自己。縱使他們最終替自己討回了公道,但是在目標達成的那一刻,他的生活卻什麼也不剩了。這是相當可惜的一件事情。
舉例來說,曾有一個孩子長期受到父母親的疏忽與虐待,為了報復父母親,這個當事人開始在學校作亂、在街頭打架,甚至開始出現偷竊行為。做出這一切的行為,就只為了讓父母親頻於奔命於學校與警局。雖然這樣做可以讓這個孩子為自己出了一口氣,但他似乎也逐漸葬送了自己的未來;或者是,有一些遭受情傷的人,看著伴侶不斷劈腿,在氣憤之下,自己也開始上夜店尋找一夜情,為的就是替自己出一口氣,好讓伴侶也體會一下「被劈腿的滋味」。然而,這樣的生活真的是他們想要的嗎?
因此,不管我們選擇原諒與否,我們同時還必須思考的是:
-
我可以接受自己的選擇,並且不苛責自己的選擇嗎?
-
不管我選擇原諒或不原諒,我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樣的人生與未來嗎?
-
不管我選擇原諒或不原諒,我可以用疼惜自己、愛自己的方式好好繼續生活嗎?
人生的困難在於,我們很難時時做出一個完美、正確又令人滿意的選擇,我們只能在每個不同的狀況當中,盡可能地做出一個最好的選擇。但是,不管我們做了什麼樣的選擇,我們都別忘記要繼續疼惜自己、肯定自己!